English

“高就与低就”

1998-10-26 来源:生活时报 胡玉忠 我有话说

“最近您在哪儿高就?”这多半是句客气的问话。毋庸讳言,许多再就业者面对的却是“低就”,至少与过去相比,自己会有如此感觉,难免生出几分酸楚和苦涩。

但高就、低就不是绝对的。人有至灵之性,纵然一时弃“高”就“低”,就不能由“低”向“高”甚至向更高变化吗?看到一些再就业先进人物的事迹,颇得这方面的启示。

北京的王兆兰原是国企职工,下岗后当上了饭店保洁员,整日不停地擦拭和清扫,人累得精疲力竭,但她仍坚持学习,平凡中显现出光彩。后来被调到商品部,逐渐积累了商品知识、销售技巧和外语能力,现已是小有名气的北京聚福隆茶园的经理。

哈尔滨的张慧英转岗干的是侍候老人的事,晚上得抱着闹钟睡觉,一有动静就赶忙起身,为老人们倒水递药接屎接尿。张慧英不辞这个“低”,后来创办家政服务公司,干得红红火火,自己也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“老板”。

俗话说“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”,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然而,只要保持向上的姿态,善于调适心境,努力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,就能柳暗花明,像王兆兰、张慧英那样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